骆建华:基于PM2.5减排的综合环保政策

2013年10月22日11:10  新浪环保 微博

  大家下午好,很高兴有这个机会跟大家做一个交流,那么在讲这个PPT之前,我想讲几个观点。第一个观点,我觉得中国,如何看到当前的环境形势;如何判断未来的环境发展趋势;第三个我们应该确定什么样的环保目标,最后怎么办。

  那么如何看待当前的环境形势呢?现在专家们有分歧,有些专家认为中国的环境现在是稳中趋好,叫做趋稳向好,我不太同意这个观点。我个人认为中国的环境目前已经进入了危机,爆发了环境危机,跟我们2008年的金融危机和1997年的经济危机一样。为什么这样说呢?这并不是危言耸听,我想举几组数据来说明这个问题。第一个,污染物排放量,中国现在污染物的排放量早就跃居世界第一,我们的GDP总量占全球的10%左右,2011年是10%,去年是8万多亿。我们的污染物排放量,二氧化硫占全球26%,二氧化碳占21%,还有水中的那更多了。那么这样大的一个污染物排放量,它带来的后果就是我们的环境质量的低下,尤其大气环境质量,大家今年一年感觉到非常明显,雾霾天气不断,昨天哈尔滨刚刚采暖,也发生了雾霾天,北京今年就没见到几天蓝天。

  PM2.5所谓爆表到500、600、700的时候,同一天在温哥华是多少呢?在温哥华是8,我们大概人均PM2.5全国有专家推测是75,但是我怀疑这个数据,北京137连续三年,整个京津冀256,这个人均的浓度。那么欧盟是25,日本12,我们的标准是35人均的。

  所以这样大的污染物排放必然带来这样一个环境质量,那么这样一个环境质量对人体的危害那就可想而知了。那么现在PM2.5对人体的危害可能还没有研究出来,但是我举两个例子,一个是水污染带来的危害。大家知道中国的水污染最早,严重的时候是山河、山湖。那么淮河污染,我们干了20年了,但是可能仅仅是解决了干流的黑臭问题和支流的很多污染非常严重。2004、2005年有一批中心对淮河流域癌症村专门做了研究,在淮河的二级支流的地方,具体地方可能是河南那一个地方,它的癌症发病率要高于全国平均的1.5到2.5倍。这个还仅仅是淮河的一个地方,其他的包括铅超标等等更多了。

  另外一个就是大气环境,大气环境呢,我们PM2.5现在刚刚出来这个概念,对人体的危害还没有结论,现在国际组织也把它作为一个致癌的主要物质,我们有一个数据,也就是今年清华北大的两位老师跟国外的几个教授一起做了一个成果,在美国科学院院刊上发表的,是什么样的一个结果呢?大家都知道马上冬天到了,北方要采暖,中国的南北分界线就是淮河秦岭这条分界线,那么淮河以南是冬季不采暖的,淮河以北是要采暖的,采暖呢要烧煤,那么带来的后果就是北方城市冬季,过去没有PM2.5,悬浮颗粒物,它的浓度,北方城市的悬浮颗粒物浓度比南方城市高出186微克每立方米。那么这是一个什么样的后果?他们做了一个研究,TSP每提高100微克的时候,死亡率要增加13%,人的寿命就要降低3年,这样也就意味着北方城市比南方城市人的预期寿命少5.5年,那么这个是前不久的这么一个结论。这是我想谈的第一个。

  可能中国没有爆发像伦敦那样的一夜之间死了4000人这样一个大的烟雾事件,但是中国长年累月的雾霾天气对人体健康的损害是可想而知的,我相信将来会有结论的,这是第一个观点。

  第二个观点如何判断未来的发展趋势。这一块可能我讲的比较时间比较长。就是未来十年,我大概分成两个阶段,前五年可以说对环境来说,对污染治理来说中国还处于黎明前的黑暗,还看不到尽头;后五年也许曙光在前头,中国正在处于工业化、城市化过程中。我想举一个指标,就是中国环境污染的拐点还没有到来,污染呢还继续处于爬坡,中国的环境污染跟我们的产业结构密切相关。我举一个指标,钢铁,我们的峰值点什么时候能到呢?我想专家也做了研究,大概还有5年左右。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钢铁我们有两个概念,一个是钢的蓄积量,一个是钢的人均消费量。钢的需求量,也就意味着我们这块国土上要堆多少建筑、多少桥梁。钢的需求蓄积量是多少合适呢?中国从1978年我们钢的蓄积量仅仅60亿吨,如果赶上美国的水平,大概还需要40亿吨,我们现在钢的产量大概7亿吨左右,今后5年到6年大概是能生产40亿吨左右。那么这样只有钢的蓄积量到了一定水平之后,我们的钢就不是从矿石来炼钢了,更多的是再生钢。我们的再生钢占得比重只有13%,国外有55%以上,钢的蓄积量就意味着我们的钢峰值期还没到。

  第二个钢的人均消费量,日本最高的时候大概人均600公斤,我们现在大概500公斤,我们现在的钢材成材率95%,当年日本是75%,我们现在已经接近峰值点。也就是说今后4、5年,中国的钢、水还继续往上增长,所以可想而知它对环境,尤其对大气的环境影响还是非常严重的。所以我觉得今后五年还是处于爬坡阶段,这是第二个观点。

  第三个观点,我们应该确定什么样的环境目标。克强总理给大家也说了,要给人民以希的望。那么最近大气的行动计划出来了,我觉得很欣慰的是政府在行动了,但是我感觉还很遗憾的就是这个计划太短了,只是最近政府要做什么,那么给老百姓希望,你就要告诉他环境污染问题什么时候能解决,那么我认为2030年应该作为一个底线,为什么要取2030年呢?那个时候中国已经不中等收入了,已经是高收入国家了,已经有这个能力来解决污染问题了。第二到那个时候,我们治理污染已经经历了多少年了?我们已经有30多年了,将近40年了。如果从1972年环境起步的时候开始,也有六七十年了,你还有什么理由把环境治不好?

  所以我觉得我们经济发展有底线,环境保护应该设定一个目标,这个目标明确的告诉大家,2030年基本上解决中国的环境问题,具体的来说我们的河流能不能消灭劣五类水,我们的湖泊能不能消灭蓝藻,我们的城市能不能消灭雾霾,所以我想应该确定这么一个目标。我一直呼吁搞中长期规划,不要简单的搞一个五年规划,搞一个中长期规划给老百姓看到希望。

  最后一点怎么办,我想,因为最近媒体炒得很多,出重拳、用重点、亮利剑。所谓出重拳,搞三个行动计划。用重点就是加快修订我们的环境保护法、水污染防治法和大气污染防治法,起草土壤污染防治法。我们大气污染防治法和水污染防治法,我跟杨部长过去也是搞律法的,我们的法律太简单了,我们的大气污染防治法几十个条款,1000多个字,美国整整一本书。你想我们能解决什么问题?我们能不能搞一个中国版本的清洁空气法。第三个亮利剑,降低环境防治的门槛。很高兴最近也搞了司法解释降低了门槛,但还不够。在美国的企业,你要篡改排污数据都要坐牢的,我们能不能做到这一点?我们实际上很多数据我都有怀疑,包括污染物排放数据,比如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我们现在国家公布的是多少呢?2200万吨。美国1990年是多少呢?它比我们还要高。90年代初期美国天天雾霾,我们那时候没有,这就有它的数据问题。我们的电厂即使装了脱硫设施,已经快到90%,但是有没有运行?这些都是问题。

  那么下面我就很快过一下我的PPT,一个是污染现状,这个我有不讲了,这个是一季度的,这个是全球的卫星图片,大家可能都看到了。这个就是现在世界卫生组织搞得这个PM10的一个分布图,越红的地方浓度越高,我们不光PM2.5高,PM也高,我们大概在100左右,标准是70部分。这个是能见度,从60年代到前来,我们的颜色越来越深,也就是我们的能见度越来越低。

  这个是中科院做的PM2.5的一个浓度,它大概09年到2011年,它不是PM2.5,它的监测是2.1,北京大概137,整个京津冀是156。

  它的来源,二次源大概1/4,二氧化硫、氮氧化物这些东西,煤1/4、工业、汽车大概10%左右。PM2.5从哪来的?颗粒物、二氧化硫、氮氧化物、VOC导致了空气中的这些灰霾、酸雨等。

  我的思路就是,我们的目标对PM2.5还是应该从减排目标入手,如果我们设定这个浓度下降目标,我觉得还不够,比如河北削减了4千万吨煤,6千万吨钢,能不能把它的目标降下来,有没有人做过模型,我很怀疑,觉得最根本的还是把污染物的排放量降下来。那么这样从能源电力工业汽车四个方面着手,前面两个能源和电力主要控制增量,后面工业和汽车主要是消化存量。我们的减排难度应该比美国要高,这是美国20年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下降的曲线图。

  这是美国PM10的20年的变化,90年82微克,2010年是51,它用了20年的时间让PM10只下降了30微克,所以这个难度应该是很大的。这是PM2.5,97年搞试验,它当时的浓度不到14微克,现在大概不到10%。

  我们今后20年跟美国过去20年比较,我们发达水平不一样,它90年代已经进入高收入社会,后工业化发展阶段不一样,产业结构也不一样。90年到现在,美国能源消费结构主要是油和气占60%以上,这个是它的主要能源消费。中国大概主要是煤炭,现在还占68%。所以我们应该说比它的难度相对大一点。

  那么当然了也要有信心了,过去的欧洲国家也是雾霾很严重的,现在也很漂亮了,这个我就不讲了。

  我讲四块,一个能源、一个是电力。能源的核心就是控制煤炭消费总量,能源的消费取决于经济增长速度,那么未来20年中国经济增长有多快呢?现在有两种观点,一个是以工业发展为中心刘世锦的观点,他觉得中国已经从增长进入到中速增长,已经开始换挡了。那么根据日本和韩国的经验,大概人均GDP到1100国际元的时候,开始经济降速。未来20年我们的经济大概是6.8,从2010到2030大概是6.8,这个是刘世锦的观点。另外一块观点是林毅夫的观点,他觉得我们未来20年还能干到28%,我们人均收入占美国的人均收入比重只有21%,这个指标叫赶超指标。日本、新加坡、台湾、韩国赶超指标处在21%的时候,是这么一个年头。在这个年头之后的20年,人家也是高增长的,按照这个逻辑中国未来20年还有8%的增长的空间。那么当然如果真是干到8%的话,可能对环保又不是一件好事,估计PM2.5可能又要推迟很多年才能解决。我们用这个刘世锦的观点,前20年我们能源弹性系数是0.5%,我们就能推算出以后的能源消费总量。一个是保持现有的消费结构不变,继续以煤炭为主的消费结构。另外一个保持现有的煤炭消费总量不变,煤炭消费总量不增加了,这样就要大力调整能源结构,增加天然气和可再生能源的消费。

  那么这样我们就算出一个消费比重,就是把煤炭的消费比重从目前的68%降到2020年的55%,降到2030年的40%,这个煤炭消费总量不再增长。那么新增的能源这一块主要靠天然气和可再生能源。(PPT)下面这个就是具体的能源消费总量,因为这样我们天然气就要有一个大幅度的增长,今后需要每年新增进口100亿左右立方米,黄总也说了,要搞页岩气。到2020年天然气的消费量,我刚才说现在是1500亿,那么2020年增加2000个亿到3500亿,2030年到7000亿,天然气消费量达到这个水平,才能把煤炭消费量控制下来。那么据业内专家,我们黄部长是这方面的专家,中国可能页岩气开采难度大一点,现在也没有什么产量。

  第二块是电力,我们根据刚才的经济增长速度以及电力弹性系数,过去20年我们年0.98,基本上电力跟经济增长是1:1的比例增长,未来20年我们能不能把电力增长调下来,因为产业结构的变化,这样我们算了一下2020年和2030年的电力消费总量,在电力里面要把消费结构调整了,把火电现在占将近80%的消费调下来,相应的增加核电和风电,水电这么多年它的消费比重一直很稳定,前20年大概也都是16%、17%左右,非常稳定,这个水电消费比重不变的情况下,只有把火电降下来,提高核电和风电。所以未来20年我认为应该是超常规的发展核电和风电。

  第三块,前面两个主要是对增量这块,污染物的增量这块怎么控制,后面就是存量,现有污染物怎么办?一个是工业,工业怎么办这一块无非就是淘汰落后产能,另外一个出台补偿政策,所谓补偿政策就是一个地方上新项目的时候,它有多少污染物排放量。实际上美国也是这么做的,它在一些超标严重地区就是按照1:1、1:2、1:3的比例做的。

  工业,现在脱硫90%,脱销去年30%,现在上的也非常快,另外就是钢铁烧结这一块,脱硫除尘装置。我们现在氮氧化物除尘率很低,只有6.5%,能不能把这一块提高。

  我们呼吁的几个政策大国家都落实了,另外我一直在呼吁的就是环境税的问题,火电厂来说可以用电价政策正向激励,水泥厂,水泥价格就是市场价,很难把污染治理成本打入它的价格里面,那应该用反向激励来征税,它排放的污染物越多收的费越高,现在这个成本太低了。

  最后一个是汽车,北京是汽车最多的城市,汽车最核心的就是把1500万辆的黄标车给淘汰掉,我们汽车拥有量大概1亿量,其中15%是黄标车,这15%的黄标车排放四种污染物占整个汽车的55%到80%多,所以大家就很明显,这个才是汽车污染的罪魁祸首,把这1500万的黄标车尽快淘汰,五年之内尽快淘汰,但应该有一个补偿政策,因为车都是大家自己买的,你不能还没到周期就淘汰,应该给予补偿,按照一辆车或两万块钱需要1500亿到3000亿左右。另外就是汽车的生产厂家来补贴这个黄标车,因为它把旧车淘汰掉,就给你新车腾出了环境空间和环境容量,这个道理应该是说得过去的。

  我的结论,用20年的时间,到2030年把二氧化硫、氮氧化物、VOC主要空气污染物削减1000万吨,中国的雾霾也许就能解决。怎么削减?一个是控制增量,第二消化存量,控制增量这块,通过能源、电力来解决,能源的核心控制煤炭消费总量,电力的核心超常规发展核电和风电,再加上太阳能,不要再搞火电了。消化存量主要是工业和汽车,这两块。

  如果真正能做到这些,大家经过不到20年的努力,2030年我们真正能消灭雾霾。好,谢谢大家。

(编辑:SN099)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 新闻网购7日无理由退货将增加限制 运费自付
  • 体育世预赛附加赛-葡萄牙VS瑞典 法乌大战
  • 娱乐传崔永元正式离职央视 李咏:我也听说了
  • 财经人社部:望参保者自愿延长养老保险缴费
  • 科技智能家居:一个广阔的硬件创新市场
  • 博客副教授:北京马拉松选手随地撒尿的苦衷
  • 读书五马进京:一马当先的高岗为何绝望自杀
  • 教育内地生香港死亡遭污蔑被骂蝗虫 国考报名